圖文療癒您

佩佩圖文療癒您,佩佩的系列書籍多樣,具有讓人放鬆的節奏,若你壓力大,放不下,來看佩佩圖文書,會讓您會心一笑~𝓹𝓪𝔂𝓹𝓪𝔂
顯示包含「存在主義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存在主義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

不理這個世界,因為未來已來

不理這個世界,因為未來已來-這個想法其實在哲學、科技預測和未來主義(Futurism)中有不少相關的理論支持。
幾個可能的概念:
*科技加速論(Technological Acceleration)
、雷·庫茲韋爾(Ray Kurzweil)提出的「技術奇點」(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)理論,就認為科技的進展是呈指數級增長的,未來會以我們難以想像的速度到來。這意味著當前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可能很快就會過時,與其執著於現在,不如準備迎接那個即將到來的未來。「未來已來」,是在呼應這種加速變革的觀點。

*存在主義的轉向

哲學家-保羅·薩特(Jean-Paul Sartre)強調人類應該專注於創造自己的意義。如果未來代表新的可能性,那麼「不理這個世界」可以解讀為一種對舊有框架的超越,去追求更符合未來趨勢的價值觀。

未來主義與「後人類」視角

未來主義者認為,隨著人工智慧、生物技術和太空探索的發展,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。你的論點可能暗合這種想法:當前世界的規則和限制已經不足以應對未來的挑戰,所以應該把注意力轉向那個更大的圖景。
未來主義(Futurism)是一場起源於20世紀初義大利的藝術與文化運動,由詩人菲利波·托馬索·馬里內蒂(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)在1909年發表的《未來主義宣言》正式開啟。這場運動崇尚速度、科技、現代性、動力和變革,反對傳統、過去和靜止的事物。未來主義者認為,工業革命和機械時代帶來的新世界應該被全然擁抱,他們甚至歌頌戰爭(認為它是革新的催化劑)和破壞舊秩序的力量。

*未來主義的核心理念

拒絕過去:未來主義者對傳統文化嗤之以鼻,他們覺得博物館、圖書館這些「過去的墓地」應該被燒掉,徹底與舊世界切割。

擁抱未來:他們迷戀汽車、飛機、工廠這些現代科技的象徵,認為這代表人類未來的方向。

動態與激進:他們的藝術作品充滿動感,比如畫作裡的線條和雕塑中的速度感,試圖捕捉未來的活力。

「不理這個世界,因為未來已來」跟未來主義有幾個很明顯的共鳴。未來主義者同樣不屑於當下的傳統束縛,他們覺得舊有的社會結構、文化規範都該被拋棄。你說的「不理這個世界」,很像他們對過去和現狀的否定態度。「未來已來」,這跟未來主義對未來的狂熱信仰不謀而合。他們相信未來已經以科技和變革的形式降臨,只是很多人還沒醒悟。「不理這個世界」可能隱含著轉向未來的行動,這與未來主義者積極投身現代化、推翻舊秩序的精神有相似之處。不過,未來主義運動有它的局限性。它過於浪漫化科技和暴力(比如馬里內蒂稱戰爭是「世界的衛生劑」),而且最終因為與法西斯主義的糾葛而沒落。「不理這個世界,因為未來已來」的論點聽起來更哲學化、更內斂,沒有那種激進的破壞傾向,反而像是在冷靜地觀察和接受未來的到來。

半貧半富半自安